在举国上下大力气推进“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有着“中国草原避暑之都”之称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正在用“别样”方式让贫困户过上幸福生活。近日,记者赴当地进行了走访。 图为乌兰察布市为当地贫困户提供的免费楼房。王瑞成摄 “异地搬迁”让贫困户免费住上楼房 50岁的王凤莲坐在自家楼房内兴奋地对记者说,“这个楼房,免费,没花一分钱。” 这位出生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的农村妇女,两年前从老家乡村搬迁至县城,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官方资料显示,乌兰察布市共有包括化德县在内的8个深度贫困县,王凤莲的爱人已去世,两个孩子上学。农村老家十年九旱,是当地典型的贫困户。 “进城生活后,当地政府为我找了工作,每个月能赚多元(人民币,下同)。”王凤莲对当下的日子很满意。 61岁的刘福祥也是“异地搬迁”的受惠者,他说,“以前只远远看过楼房,免费住上楼房,做梦都没想到。现在每月能收入元,老伴有病也能报销。” 化德县县委书记霍建忠介绍,年化德县列入新十年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当地累计投资10.2亿元,实现了户(共人)的搬迁,其中向县城转移了户(共人的搬迁)。 霍建忠表示,王凤莲、刘福祥等人是“异地搬迁”这项政策的“受惠者”,基本摆脱了贫困。 “甜蜜事业”让贫困户有新盼头 在乌兰察布市8个贫困县中,与化德县同样“榜上有名”的是商都县。这一曾在历史上以“张库大道”上第七个驿站闻名于世的县城,如今官方正依靠种植“甜菜”这一“甜蜜事业”带领贫困户致富。 袁明是商都县小海子镇的贫困户,他说:“在当地龙头企业——商都县佰恵生糖业有限公司的带领下,我们这些贫困户依靠种植甜菜,都走上了致富道路,温饱不成问题。” 商都县佰恵生糖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文星表示:“商都是中国甜菜含糖量最高地区之一,从年至今,我们和当地贫困户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甜菜模式,将甜菜加工成绵白糖在中国京津冀等地销售,已形成良性市场。贫困户的生活都有很大改善。” 贫困户崔海兵表示:“靠甜菜过上好日子后,我打算在农闲时节带上家人,到海南旅游度假。” 图为当地为贫困户打造的“托管牛”。王瑞成摄 “托管牛”让贫困户有了笑容 50岁的马来栓,是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锡勒乡的贫困户,当记者就“脱贫”让他说两句时,这位贫困户忽然笑着说,“让奶牛基地企业给贫困户打工,说啥都没想到。” 马来栓家里有三口人,属于当地“因病致贫”的扶贫对象。年4月左右,他在当地乡政府的帮扶下,仅仅花了一万多元,就买了三头牛,而其余差价则由乡政府补齐。(记者注:当地乡政府每头奶牛为马来栓补贴了元,共0元。) 马来栓说,这三头牛随后被“托管”到奶牛基地企业。“不用管牛吃,也不用管牛喝,牛有病了企业给看,每年到年底每头奶牛企业还给补元。等到五年后,奶牛企业要给我还回三头同龄奶牛,让我的奶牛业能持续。” 察右后旗锡勒乡党委书记白有源表示,当地乡政府采用“乳业公司+养牛基地+贫困户”模式,已为多名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白有源透露,采用“托管牛”方式,奶牛基地企业主要负责喂养奶牛、挤奶,再将牛奶送到乳业公司销售。 在白有源看来,用“托管牛”这种产业扶贫方式,“基地企业有利,贫困户也脱了贫,是可持续的。” 官方:尽早让“贫困户”成为历史 中新网记者2日从乌兰察布市官方得到的消息显示,该地决定“大干两个月”,尽早让贫困户成为历史。 官方表示,针对中央、内蒙古反馈和历次检查考评发现的问题,乌兰察布市委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列出整改时间表,要求各旗县市区6月15日前完成所有问题整改,确保不留死角,全部整改到位。 官方表示,该市今年的主要任务是让4.7万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并对农村牧区5.5万户危房土房进行改造。 针对嘎查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问题,该市要求到今年底个嘎查村都要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65%的嘎查村有元以上收入。(完)(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人民网为察右后旗点赞 关于对全旗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年检的通知 党的政策好不好,听听察右后旗这位大娘怎么说! 关于鼓励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和回乡创业的公告 建档立卡贫困户朋友们,只要你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务工,这些奖补资金就属于你! 察右后旗有这样一个地方,有人说99%的人都没来过!它是中国唯一的 走进察右后旗之二十三—察右后旗祭祀文化 编辑:孙义名审核:石巍然孙义名 综合编辑:活力察右后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