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www.pfzhiliao.com/<牢记总书记嘱托 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牵住牛鼻子开对药方子 ——记隆胜德行政村结对帮扶单位乌兰察布市广播电视大学的精准扶贫路 隆胜德行政村位于复兴乡北部,那里四面环山,基础设施落后,阵地建设薄弱,多数劳动力人口常年在外打工,村里老弱病残居多,全村的整体发展后劲不足。 年,经组织安排,乌兰察布市广播电视大学成了隆胜德的结对帮扶单位,下派了王青伟等3名责任人在村开展蹲点帮扶工作。刚到这里,一看到村委会的办公场所,让王青伟等人愁眉不展。原来村委会的办公室为80年代兴建的小学学校教室用房,办公场所的面积狭窄,房屋为土木结构,墙体为“里软外硬”,再加上40多年的风吹雨打,现在的办公用房已是破旧不堪,里面的办公设施也甚是简陋,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王青伟等人经过一个月的走访,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他们深感任务艰巨,对如何开展下一步帮扶工作,他们一筹莫展。向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反映情况后,市电大抽派精干,组成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调研组,再次赴帮扶点开展全面调研,并座谈讨论,集思广益,谋划出路,确定帮扶计划,经过集体讨论后,最终确定先抓阵地建设,再补民生短板,后谋产业发展的帮扶思路。 筑牢脱贫攻坚“指挥所”阵地建设,首先是要为村委会建设一处能够满足村委会办公需要的办公用房,资金难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困难。经过前期规划,办公场所需要平方米,建设资金需要14万元。经市电大与卓资县组织部充分协调商讨后,各筹资7万元,改建了隆胜德村委会办公原旧房,新建了党员活动室和村卫生室。市电大克服困难,多方协调,投资4万多元,为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配备了办公桌椅、沙发、电脑等办公设施。筹资14万元为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搬到宽敞整洁,设备齐全的崭新村委会办公室,村两委及驻村队员们内心无比喜悦,村支书马秀丽激动地说:“做梦也没想到村里还有这么好的办公室”。办公环境的改善,愉悦了扶贫战士们的心情,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鼓舞了扶贫干部的“作战”士气。 干部们对扶贫工作的积极性高了,入户访贫问困、宣传政策的频次增加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 “张大哥,看你身强力壮的,今年“菜单式”扶贫买牛有补贴,你买头牛吧。” “哎,我老妈病了,我得照顾我妈,没心情养牛,” “李婶,我看你条件适合干保洁员,给你安置个公益岗位吧。” “唉,你不知道,我手关节疼的拿不了东西。”...... 原来,村里医疗条件差,村里老百姓不注重保养,长年积劳成疾,60%以上的常住人口都有长慢病。一人有病,全家担忧,导致全村人没有劳作的积极性。 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得知情况后,帮扶单位市电大医院,在隆胜德村开展了全民义诊送医送药活动,义诊人数达人次,全面排查了在村常住人口存在的健康隐患。市电大帮扶责任人还协同驻村队、村两委在村开展了全村常住人口健康状况拉网式大排查,并逐户宣传我县大病兜底、慢病送药、一站式报销等健康扶贫政策,联系村卫生院为符合条件的长慢病人落实了慢病送医送药健康扶贫政策。排查中还发现,贫困贫困户王玉柱儿子王跃文患有白血病,由于家境贫寒,没钱医治,王玉柱一家只能坐在家里唉声叹气。市电大的帮扶干部们立即帮他在社会扶贫网上注册了账号,为他在全社会发起了呼救,最终为他募捐到治疗费6万多元。在春节期间组织学校舞蹈队,联合村文艺宣传队,为村民送去了春节慰问演出,发放了春联,为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众发放了面粉、奶粉、大米等慰问品和慰问金。 通过义诊、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减除、减轻了因疾病给群众带来的困苦,老百姓的精神状态也大有改观。 帮扶单位市电大一鼓作气,趁热打铁,在“智、志”双扶上做了大量工作,坚定了干群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先后为村里购置了舞蹈音响,锣鼓刹等文艺器材,投资近6万元,组建了“电大书屋”,藏有多册图书,涵盖农业、科技、文化等各领域,满足了群众对科技、文化的需求。开展了“扶贫日”捐赠活动,校领导、环节干部、普通职工等全体干部职工无不踊跃捐款,形成了电大所有职工参与扶贫,担负使命的格局。借助村委会励志超市“积分兑换”制度,以以赠代奖的方式,为养殖户发放饲料,在村里倡导“劳动光荣,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传统观念,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年,隆胜德村的绝大多数贫困户达到了脱贫标准,但由于村里缺乏可持续的扶持产业,脱贫成效能否持续成了帮扶干部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