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m.39.net/disease/a_5474665.html

夏日内蒙古草原游虽然凉快,但审美很容易疲劳,所以这次我选择去辉腾锡勒草原不光因为以前没去过,更可以玩点不一样的。距它车程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壮观的乌兰哈达火山群,在草原上看火山、爬火山,感受真的不一般。而且虽然这片火山群现在已经成为地质公园,路也修得很不错,但依旧是免费的。

从辉腾锡勒草原到乌兰哈达火山群车行约2个小时,但如果你出行时间短,只想去火山群,北京开车过去也就5个小时。国内的火山有大概十处,乌兰哈达火山群是离北京最近的。

我们从辉腾锡勒草原沿着科凉线向北一路下山,这一段可以更清楚地意会到蒙古语“辉腾锡勒”是“寒冷的山梁”的意思。在海拔米的草原上看更一望无际的草原,虽然草还不算茂盛,但心中的烦恼已消除不少。

转上科乌线几乎一路无车,升高的太阳把平坦干燥的草原照得像是进入了无人区。期间经过了几个村镇,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下图这个有着“红萝卜之乡”牌坊的镇子,从样子看应该很繁华,可家家闭门,路上也没有看到行人。

好奇网上查了下,原来这里是乌兰察布市下辖察哈尔右翼中旗的乌素图镇,因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沙化疏松、病虫害少,所以种出来红萝卜既好看又好吃,被誉为“草原人参”。不知道是我们来的季节不对,还是什么原因,并没有看到卖胡萝卜的。

从科乌线拐到国道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乌兰哈达火山群中的3号火山了(上图)。乌兰哈达火山群中最具代表性的6座火山就分布在国道的两旁,现在有修好的公路能分别到达这6座火山的脚下,有些山脚下还有房车营地或露营地,比如下图这个5号火山下就有帐篷式的营地,不过在这里露营即便是夏天,晚上也是很冷的。

察哈尔右翼后旗的乌兰哈达火山群是内蒙古高原南缘最年轻的火山群,但这所谓的年轻也是要距今12万年前的第四纪晚更新世,和距今1万年的全新世,相比火山的年纪,人类就是新出生的婴儿。

乌兰哈达火山群有30多座火山,犹如串珠状分布在地壳裂隙上,年12月,这群火山群登上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且被称为“低调的高品质火山景观”。

不过地质公园里仅包含8座,是现在能看到形状比较明显的,并起了各自的名字,比如唯一被修了登山栈道的3号火山叫“北炼丹炉”、保存最完好的5号火山叫“中炼丹炉(蒙语称敦达都希)”、破坏的最厉害,但也是看起来最有特色的6号火山叫“南炼丹炉”。大家最常登顶的就是3号和5号,我标在下图的红圈圈里了。

3号虽然修了木栈道,登着比较省力,但因为它离5-8号比较远,上去看到的风景没有在5号上面好看,所以我选择登5号“中炼丹炉(敦达都希)”。老爸老妈体力不够登山,我让他们去6号火山下玩玩,因为6号最特别,不像其它火山在下面看好像就是个小土包。

3号虽没有修栈道,但有一条人踩出来的步道,它虽然是几座火山里最高的,但也就85米高,不过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火山石砾让道路很滑,即便穿着运动鞋,一不小心也会滑倒,所以要走得很慢、很小心。

途中喘口气的时候,可以转身北望,那是我们来时路过的3号火山和4号火山。

转向南看,是6、7、8号火山。看6号火山是不是很特别,黑乎乎的,一会儿从顶上看会更清楚。

登上火山顶看曾经的火山口,就是这么一个朴素的大坑,但数万年前,沸腾的熔浆就是从这里喷发出的。最底端有游客下去写的字和画的画,我因为之前在云南的腾冲和海南都下过火山底,所以这次就不想再下去了,但从这里眺望远方的震撼是我之前攀爬其它火山时所不曾有过的。

有人说这些火山像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所以有三座名字也被取成了“炼丹炉”,但在我这个吃货看来,它们更像是放置在草原这个大桌子上的一盘盘佳肴,等着时间来品尝。想起刘慈欣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所写的,“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是啊,这桌大餐也从数万年前的一个个小火锅,变成了今天的一道道创意菜。

辽阔的草原本就会让人心生宽广,在草原上眺望火山,时间的力量更会让人觉得一切的烦恼都不值一提,这桌盛宴或许有一天也会消失不见,不过如今,它们确实像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草原史诗,在风中传唱。

1号和2号比较远,且并不是太显眼,所以起名叫“红山”。上图是我们前面说的唯一修了栈道的3号火山“北炼丹炉”,这里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上山的栈道。其实蒙语这座火山叫“郡都希”,意为“北面的大靠山”。火山的右半部分被毁坏了些,不过这并不是大自然造成的,而是八十年代还不懂地质保护时被开采了,据说火山石盖房子质量非常好。

4号火山叫“黑脑包”,也被开采过,不过有蒙族朋友说应该叫“黑敖包”,蒙语“哈日敖包”,当地方言“敖包”的发音为“脑包”,但不该这么音译。敖包是石头堆起来的“堆子”的意思,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歌曲《敖包相会》男女约会的场所,敖包通常立在山顶丘陵高处或风水之地,用来祭祀长生天,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平安。

4号火山上有个好像“星”字的图案,那里是游客中心,有餐厅,以前也是唯一有卫生间的地方,现在每一座火山的脚下都有卫生间了。

在火山顶走半圈,再看看南边的6-8号火山。6号火山“南炼丹炉”蒙语叫“巴仁都希”,意为“西面的大靠山”,它之所以有别于其它火山呈黑褐色,外围还有一圈环状带,是因为当年它是被开采最严重的,外面一层“衣服”没有了,火山的里面就是这个样子。在它的南边是7、8号火山,叫“尖山”,因为它俩没喷发过,所以还是尖尖头。

虽然6号被破坏地很严重,但最后好歹算是留了下来,如今它更像是这桌盛宴上的主菜,来吧翠花,上大菜。

上完菜,总得夹上一口吃。山顶上风极大,吃菜的时候千万小心别把帽子吹跑了。老爸老妈和他们的朋友这时候正在6号火山脚下,居然还看到了我们,就这样我们山上山下通了个电话,汇报了各自所见,他们说6号确实很特别。

于是下了5号火山,我们也来到6号再看看近景是个什么样。

近处的6号火山虽没有远观震撼,但颜色要鲜艳很多,漂亮的棕红色带着彩色光泽像是化了妆的眼影。数万年前它不可一世地喷发出时,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会变成建筑材料,之后又变成了“地球上的外星球”。

因为6号现在的模样确实有些像外星球的样子,所以这里有供游客租宇航服拍照的项目,当然道具宇航服会很简陋,但小朋友和一些年轻人还是愿意留个“漫步外星球”的身影。

突然一群鸟鸣,数十只大鸟在山顶盘旋,不知它们是在这里坐窝还是觅食,难道它们需要吃一些火山石补充体内的矿物质?

从6号火山向北看我们刚刚登顶的5号火山,幸运的它没有遭到过一点破坏,山体上清晰的黑色条纹像是西瓜上的纹路,好吧,这座草原上的天然火山“博物馆”在吃货的眼里真的全是美味。

下一站我们去祖国的“北大门”二连浩特眺望蒙古国。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