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兴和县鄂尔栋镇小河子村,沐浴在柔和夕阳下,小河子村村民杨永旺正在新建的棚圈里忙乎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生活带来的惬意和满足。 可是就在两年前,杨永旺还在为妻子的抑郁症和两个小儿子的花费一筹莫展。当时,杨永旺一家三口和母亲挤在老房子里,缺衣少穿,吃喝都成问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以后,村里来了工作队,可是,由于杨永旺妻子张红叶对生人的抵触,几次三番下来,杨永旺一家的扶贫工作一度搁置,这让工作队员非常苦恼。 兴和县农牧和科技局派驻鄂尔栋镇小河子村第一书记张海龙:慢慢的去,有时候给小孩拿点吃的,慢慢就能交流,你跟他说话还得比较语气和缓一点,不能高声说,不能谈工作,就跟他说今天吃点啥,咋做饭,唠家常能唠在一起。 转换了工作思路,也让张红叶开始接纳这些外边来的陌生人,默认了杨永旺养羊、养牛的想法。随后,兴和县扶贫工作中实施的“点餐式”扶贫优先介入,相继给杨永旺送来了牛和羊,这个小院变得生气勃勃。 兴和县鄂尔栋镇小河子村村民杨永旺:看我现在又养的牛、又养的羊,今年改了棚圈,收入也挺高,卖了牛犊就有收入、卖了羊羔就有收入。 随后,杨永旺积极的与村委会商量,借着村里电商扶贫,村民向外销售土特产时快递量大的契机,快递接收点建了起来,并且还采购了一些日用必需品,做起了小买卖。代收一个快递1块钱,卖管儿牙膏挣五毛,代购一个水龙头挣一块,积少成多,村民们帮衬、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扶持,杨永旺的日子也越来越好的。 兴和县鄂尔栋镇小河子村村民卢二考:我们从小一起长大,那会儿穷的,啥也没啥,带两个孩子维持不过来,现在政府补贴的牛也有了、羊也有了,新房也盖起来了,我们看见高兴,他也高兴哇。 现在的杨永旺盖起了新房和棚圈,既要照顾牛羊,又要打理自家小店儿收发快递,还干起了护林员,身兼数职多重身份的杨永旺还打算继续发展养殖生产,脱贫奔小康。 兴和县鄂尔栋镇小河子村村民杨永旺:喂牛料、喂羊羔,电商里不能离人,得搭照,因为这个忙,现在就充实啦,心里非常高兴。 兴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扶贫县,也是国家备案的革命老区和自治区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差,扶贫难度高,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为了紧跟步伐,脱贫路上不拉一人,兴和县紧抓产业扶贫不放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目标,兴和县年3月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截至目前,通过动态调整,全县还有户人未脱贫,针对这些脱贫路上的硬骨头,兴和县着力补齐短板,逐户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多方联动、多管齐下,坚决铸牢防贫返贫防线。眼下,所有未脱贫户已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切实打通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做到脱贫路上不拉一人、不掉队一户,让村民都过上小康生活。 编辑:海伊丽斯 出品: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