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的故乡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厂汉营镇。从史料记载和当地居民的口口相传可以知道,从满清以来,厂汉营镇就一直是一个商贸大镇,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业贸易十分繁荣。 同时,厂汉营镇还是一个军事重镇,是山西省通往内蒙绥远、包头等地的必经之道,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绥南行署办公室”就设在这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郑天翔就在这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厂汉营镇属于高寒山区,虽然冬季十分干燥寒冷,但到了夏季却是雨水充足,草木茂盛,空气非常潮湿;到了秋季收割庄稼的时候,还有露水打湿人们的裤脚。这种独特的气候,就注定了居民容易患风湿类风湿疾病。 厂汉营镇独特的土壤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使得这里非常适宜种植线麻,于是家家户户都要种上几亩甚至十几亩。种植线麻,成了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麻地沟”、“麻石湾”、“麻地卜”……从这些现有的村庄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当年人们种植线麻的盛况。 线麻这种经济作物,夏天播种,后秋人工拔倒,捆成一捆一捆的,然后浸泡在水里,沤上十天半个月,再捞上来晒干。等到冬闲季节,人们运回家里,开始从麻杆上剥麻捻。 厂汉营镇既然是一个商贸重镇,商贾南来北往;加上这里的麻捻色白质耐,属于优质麻捻,所以供不应求,当地居民从来不用为销售麻捻犯愁。 人们最愁的是从水坑里往出捞麻杆。家家户户的青壮年男人,或者脱掉裤子,或者高挽裤腿,赤脚走进水里,搬起麻杆,一捆一捆地往岸上送。由于是高寒山区,这时候,水面已经开始结冰了。即使身体健壮的青年男人,也冰冷刺骨,浑身起鸡皮疙瘩。为了抵御冰冷,人们就在下水以前喝上几口白酒,增加热量。更为要命的是,水里有一种叫“蚂蟥”的吸血虫,一旦接触到人的肉体,马上就吸牢皮肤,猛吸血液,任凭你打、掐、揪,都无济于事,直至拔断,它的前半截还在人的皮肉里面。为了抵御蚂蟥的侵袭,人们在下水前就在皮肤上涂抹酒水。当时人们用的都是自己土办法酿造的“白酒”,有效果,但不够大。 乾隆四年,也就是年,山西郎中王吉天老先生行医来到了厂汉营这个大镇,开始悬壶济世。没几天,他就发现,前来看病的人基本都是风湿病,风湿病成了当地居民的通病,折磨着这一方的每一个人。 王吉天敏锐地预感到,这里有着巨大的商机,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同时还可以行善积德。于是,他根据中草药的药性、配制原理,再用当地的白酒泡制,终于制成了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制成后,治疗风湿病效果非常显著,深受患者的喜爱。而且,当人们下水捞麻杆时,喝上几口鸿茅药酒,腿上也涂抹上一些鸿茅药酒,再不受冰冷、蚂蟥的折磨。王吉天老先生一时被人们称为“神医”。 后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王吉天老先生不断地增加鸿茅药酒的中草药成分,终于配制成了一副拥有68味中草药的“大药”。 所以说,鸿茅药酒是应“病”而生,是王吉天老先生救死扶伤的心血结晶,是中华民族医药方面的一件瑰宝! 如今,鸿茅药酒早已走出县内外、省内外、国内外,成为疗效显著、人们喜爱的一副强身健体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