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王坤 “上海,再见!”“再见……”登机前,有人挥动手臂向上海告别,有人拖着长长的尾音说着再见,有人弯曲双臂在头顶比出爱心的形状……口罩难掩队员们脸上的笑容。 5月26、27日两天,内蒙古援沪医疗队全体队员分批乘坐包机,陆续返回我区各盟市。 “完成了援沪抗疫任务,心情还是非常激动的,以后有机会再来上海,来感受下‘魔都’的繁华,也欢迎上海人民到我们内蒙古,策马奔腾,感受一下内蒙古的广阔天地。”离别前,内蒙古援沪医疗队队员朱冀远兴奋地说。 “经过这一次抗疫,蒙沪两地的友谊更深了,地域的大跨度让我们觉得这份情谊弥足珍贵!”■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内蒙古援沪医疗队队员、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王如刚说。 4月26日,由68医院医院抽调名队员组成的援沪医疗队从各盟市分赴上海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抵沪当晚,医疗队就接到上海紧急核酸采样任务,连夜组织培训。第二天,医疗队选派名队员参加采集核酸工作,当日完成采样份。 此后,在进行了严格的防护培训与各项准备工作后,内蒙古援沪医疗队于4月29日正式与河南省医疗队交接,整建制接管上海医院。 5月6日,内蒙古援沪医疗队接到国家联防联控工作组的指示,抽出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3个医疗分队的名队员,援助上海市闵行区览海康复、闵行区中医院,接管四个病区张床位。 5月17日,内蒙古援沪医医院全部救治工作,宣布休舱。接管期间,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人,累计出院人,转院56人,累计核酸检测人次。 5月25日下午2时,医疗医院的工作任务,累计管理患者人。 王医院8号楼病区主任,随医院治愈出院,王如刚和“战友们”又医院,任3病区主任。他还清晰地记得,队员们初到上海,方舱工作地点离驻地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工作对象的陌生,加之语言上的沟通困难,每日工作时间加上交通和等待时间,大家很难准时准点吃上饭,但经过了艰难的第一周,大家完全适应了方舱工作。 医院,医疗队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