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我市的百姓生活水平有了新跃升。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比年翻了一番。城镇累计新增就业超8.1万人,并将64万城乡低保对象、孤老残幼等特困群体纳入社会保障。 市民政局局长那胜巴图:我们一定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殡葬改革、社会治理等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五年来,“健康乌兰察布”建设循序推进,每千人医疗卫生床位数由年的3.7张增加到4.83张,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超过70%,城乡居民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保障和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为进一步方便群众,自治区本级、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5个医保统筹区纳入自治区区域一体化地区,实现了异地门诊特殊慢性病直接结算互联互通,慢性病职工告别了跑腿垫资、长时间等待报销回款的时代。今年以来,累计为赴呼包鄂就医的我市患者备案人次,极大方便了群众。 市医疗保障管理局大厅工作人员牛芳:我们异地备案分为两个模块,第一个是异地门诊慢性病备案,还有一个是长期居住或者说到异地看病的住院的异地备案,现在非常方便,咱们办理一次备案,医院或者药店就可以每个月去开你们的慢性病药,而且统筹直接给你报销,不需要回来报销。咱们异地住院备案现在也很方便。 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时代的课题,也是历史任务。五年来,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持续向好,城市公用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面积、建成区绿化率均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前列,中心城区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8%,并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五年来,教育事业加速推进,我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各旗县市区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超过全区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稳步发展。 “住有所居”目标变为现实,投资4.47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户;投资.4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9.6万户;投资20.6亿元,建设互助幸福院处,惠及农牧区群众8.3万人。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接续不断的起点。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我市将继续在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众手擎笔,努力在乌兰察布的民生画卷上再着“民本”暖色! 来源: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乌兰察布汉语综合广播?定期推送乌兰察布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乌兰察布市最接地气、重服务的本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