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乌兰察布日报发表《奋力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集宁区公安分局构筑“反电诈”铜墙铁壁》

“恭喜您中大奖!只需交1万元手续费即可领取奖金。”   “还记得我吗?我是你小学同桌呀!老同学,我现在急需2万元的帮助。”   ……   还记得这些熟悉或似曾熟悉的“套路”吗?电话背后的不法之徒们正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地想拿走你的积蓄!   为了切实做好“反电诈”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集宁区公安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政治立场,自觉肩负起“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使命担当,着力探索反电诈宣传新模式,倾心构筑“反电诈”的铜墙铁壁。      民心所向,剑之所指,躬身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人民群众期盼惩治什么,公安机关就重点打击什么!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已成为集宁区刑事案件的第一警情且占比还在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社区安全稳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毒瘤”,群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集宁区公安分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将打击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特别是“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建设“平安集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需要,通过开展专项打击、集群战役、大案攻坚、集中收网等雷霆行动,向“电诈”发起了凌厉攻势,奋力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有力护佑山城平安和群众安宁。   “你们的宣传单就像‘雨天的伞’,帮助我守住了多年的辛苦积蓄啊!”集宁区居民张先生动情地说,“我当时正要给诈骗人汇款,幸亏我及时看到了你们警察和社区人员发送的宣传资料,才避免了损失!”原来,面对“电诈”无孔不入的新形势,集宁区公安分局审时度势、转变思路,主动将防范关口前移,整合多方力量,创新“线上+线下、‘老办法’+‘新法子’”机制模式,多措并举构筑立体式的安全屏障,切实筑牢反电诈“防火墙”。      “线下”发力,事前预警,全力打响“反电诈”人民战争      集宁区是乌兰察布市的中心城区,人财物流动大,如何打通“反电诈”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   仅靠公安机关一家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于是,集宁区公安分局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多次向区委、政府汇报工作,并与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建立密切联动机制,广泛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吸纳整合网格员、老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组建群防群治队伍,发扬“三牛”精神和“铁脚板”作风,大力度开展地毯式的“反电诈”宣传教育,通过发送宣传单,利用出租车LED播放宣传标语,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普法宣传,联合电视、报刊等媒体多种形式普及电诈小知识,传授反电诈小技巧等“老办法”齐上阵,力争做到人人受教育、人人不被骗,努力实现“反电诈”宣传教育对在校生、企业职工、中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的全覆盖。   一场“反电诈”的人民战争正在集宁区深入开展。      “线上”创新,事后干预,用好“反电诈”利器      “您好,我是集宁区公安分局民警,通过核查比对,发现您刚刚接到的电话存在诈骗风险,请您不要向其转账汇款!”不法分子刚结束通话,集宁区公安分局民警就将其识别,并成功向居民发出预警提示。公安机关为何如此反应神速?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猖獗形势,电诈手段日新月异,电诈宣传更要创新理念,提升宣传效能,破题传统宣传无法覆盖的死角,为电诈宣传踩踩油门、助助力。   为此,集宁区公安分局推广的“金钟罩”警民携手联防反诈小程序,就孕育而生、顺势推行。   “金钟罩”警民携手联防反诈小程序内置于“终结诈骗服务号”,注册便捷,功能丰富。它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梳理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易受骗人群和行业,推送各类反诈小知识,并及时提供预警,是开展“精准滴灌”式宣传的一柄利剑。   目前,集宁区公安分局全警全员齐上阵,发动民警、辅警加入所在社区的网格工作群,组建“警民联系   从3月13日到3月25日,短短十二天内,集宁区范围内已注册人,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