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五月的乌兰察布,莺飞草长、生机勃发。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季节,温暖的阳光洒进心扉,激荡着心灵深处的温馨诗行,用心聆听着泥土灵魂的悠悠歌唱,窥探着乡间原汁原味的秘密。彼时,一场绵绵细雨,洒落在乌兰察布的每一个村庄,红瓦被洗刷的更加鲜艳,白墙也像被重新粉刷过一样,雾气伴着炊烟升腾着,不远处就是新农村。

此时,乌兰察布市“十个全覆盖”工程现场观摩考评活动也在11个旗县市区拉开帷幕,进村入户、听取介绍,一路走、一路看,将乌兰察布市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尽收眼底。此次观摩考评是一次小结,更是一次鼓励,让“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号角在攻坚之年吹得更响。

  “十个全覆盖”观摩考评组在凉城县六苏木镇大土台村“四世同堂”的村民家入户考察。(记者王俊平摄)

在白音察干镇阿布达尔营镇浩特,考评组一行走进牧民娜布其的家中,64岁的娜布其老阿妈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参观自己的新家。去年6月,娜布其与两个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原先的5间土房被推倒,三户人家打通成一个院落,老阿妈与儿子同住一个屋檐下,享受着天伦之乐。整齐划一的院落被娜布其和儿媳妇收拾的井井有条,院中有田,种植着日常细菜;院中有圈,饲养着多只羊羔,牧民的勤劳和智慧在这个小院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饲养着羊羔却不见院落的脏乱和嗅到异味,有的是羊羔跪乳的和谐景象。娜布其欣慰地说:“推倒那5间土房一点儿都不心疼,推倒旧的盖起新的,以前的石头院墙哪有现在的花栏墙好看。自己领着政府给的一年元的低保和新农合医疗,儿子们也孝敬,再没有比这更美滋儿的了。”说话间,身穿盛装的老阿妈和两个儿子端上了喷香的奶茶,刚炖好的羊肉、血肠,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从幸福牧民家中传出,伴着丝丝小雨,传的更远,仿佛诉说着一个关于“十个全覆盖”工程留住了年轻人的脚步、圆了老阿妈一家幸福的梦。

五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观摩考评组人员的脚步来到凉城县的时候天空已经放晴,阳光普照在这个具有红色记忆县城的每一个村庄。岱海镇井沟村现在仍保留着贺龙革命活动旧址,内部陈列着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物,展示了贺龙当年在此的革命历程和丰功伟绩。自治区唯一一家全面展示绥蒙革命史的综合革命纪念馆——绥蒙革命纪念园坐落于村东;六苏木镇南房子村建立的郑天翔纪念室里陈列着郑天翔这位老革命家生前所用的日常物品,墙上悬挂着郑老在不同时期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书写的墨宝。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六苏木镇大土台村,这里有一户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一进门,大家就被不同时代盖的四间正房所吸引。62岁的白高胜与自己的母亲、儿子、孙子同住,母亲住在50年代的土坯房,白高胜夫妻俩住在70年代的砖木结构的平房内,儿子则住在90年代的砖房内,去年又给孙子盖起来外铺瓷砖的新房,有趣的是四所房子一间比一间高,象征着农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东院墙上被细心的白高胜用老一辈人留下的耙子、锄头、筛子等农用工具装点了出来,白高胜说:“新农村建起来了,这些工具慢慢的不见了,娃娃们都不认识,不知道它们的作用,我把这些留下来,让娃娃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政府的好政策和农民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为期一周的观摩考评,行走在个行政村和自然村之间,看到的是整齐划一的砖瓦房,干净利落的农家小院,宽敞的村中心广场,设施齐全的卫生室,货物齐全的便民连锁超市……考评组一行纷纷表示,“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要让村民住得舒心,在建设过程中更要保持住村庄的韵味,留住乡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挖掘农村产业,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腰板挺起来。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