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驻村工作中,我的帮扶对象石连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第一次见到他时,眼前这个精瘦的中年汉子并没有让我把他和贫困户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我只是随他进入院子,看到破败的房屋,杂乱的摆设,才让我觉得这像是一个贫困户的标配。进门见到他儿子,大约20岁出头的样子,我问了一句:“你没去上学吗”,他只是嗯了一声就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屋里,关上了门没有再出来。我和石连照坐下拉起了家常,我问他家里几口人,他说三口,我说:“农村现在只生一个孩子的人很少吧。”他说:“我还有一个姑娘在上大学。”我问他:“你媳妇儿不在家里的户口上吗?”他说:“跑了。”然后就沉默了下来,大口大口的吸着烟,伴随着一圈一圈升起的烟氲,气氛好像凝滞了,交谈似乎也无法再继续下去,我只好起身告辞,临出门时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我看你年纪也不大,身体和精力也不错,你怎么成了贫困户?”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没时间干活,没啥收入。”然后又是沉默。离开之后,我觉得这个贫困户和我在村里见过的其他贫困户很不一样,我心里一团谜团。

在第二次走访之前,我决定先做做功课,我找到了大队书记了解他家的情况,经过大队书记的讲述,我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当年因为他家里兄弟多,家穷娶不起媳妇儿,后来就从四川买了一个媳妇儿,有了两个孩子后,因为家穷,他媳妇儿就外出打工了,结果打工时间长了回来的就越来越少,直至后来丢下孩子抛弃家庭渺无音讯了,他儿子因此心灵上受到了创伤,因为长时间的自卑和压抑情绪得不到疏导,可能患上了自闭症,从此足不出户,害怕见人了。石连照担心儿子独自在家情绪失控出意外,自儿子患病以来基本没有时间外出打工,只能守在家里照顾儿子,加上女儿上大学的费用,所以一家子生活非常困难。听完大队书记的讲述,我对石连照的家庭遭遇感到很是难过,我买了一箱牛奶来到了他家。我和他敞开心扉,开门见山的说道:“你的家庭情况我从大队那里都了解到了,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他说:“我只有我儿子这一个心病,我就愁他天天不说一句话,闭门不出,见人就躲,如果他好了我也可以外出务工了,就什么都好了。”我让他把他儿子叫出外屋说几句话,确实感觉这个孩子抵触与人交流,眼神一直游离在对方的视线之外,给人感觉非常封闭。回去后我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儿子缓解病情,我想到了我在乌兰察布市心理卫生协会的一个朋友,我向她专门咨询了石连照儿子的病情,她告诉我如果是正常人,在受到外部应激创伤后,心理压力和情绪一般会在三个月内得到自然缓解或者改善,如果不能或者一直延续压抑情绪,很可能患上了精神类疾病,她根据石连照的家庭条件,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去做专项检查,为医院。石连照很是感谢,经过诊断,他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在住院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明显缓解。我与石连照商量,如果长期服用精神类治疗药物,怕对孩子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要想缓解病情还需要让他儿子自己走上社会,融入正常人生活,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才能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为此我多方打听并联系关系,为他儿子联系了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员招聘培训、乌兰察布市青年创业孵化培训、林胡古塞旅游区保安招聘等培训和招聘,鼓励他儿子去参加。经过这些招聘和培训,他儿子见的人多了,与人接触的机会也多了,心理上的社交恐惧得到了一点一点的克服,加上药物的辅助治疗,三个月后,他儿子已经有了与人交流的初步意愿,可以跟着他外出在工地上做一些小工了,我们都很欣喜。为了巩固治疗成果,只要他儿子回到村里,我们就把他儿子叫到我们驻村工作队办公室来,和他聊天,分享工作经验,让他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他也愿意和我们交谈交流,一点一点在走出自闭症的阴霾。石连照和我说:“我儿子能有现在的精神状态真的很感谢你,这比给我钱或者其他的扶贫措施都强。”

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扶贫要找准原因,只有扶在贫困群众的心坎上,他们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就一定会提高。

文:周大伟

编辑:黄雅琳

初审:李芳

复审:肖秀峰

终审:杨利军

供稿邮箱:zhuozixmt

.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